首页 > 诗文 > 曹操的诗 > 却东西门行

却东西门行

[两汉]:曹操

鸿雁出塞北,乃在无人乡。

举翅万馀里,行止自成行。

冬节食南稻,春日复北翔。

田中有转蓬,随风远飘扬。

长与故根绝,万岁不相当。

奈何此征夫,安得驱四方!

戎马不解鞍,铠甲不离傍。

冉冉老将至,何时返故乡?

神龙藏深泉,猛兽步高冈。

狐死归首丘,故乡安可忘!

却东西门行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大雁生活在遥远的塞北,那是荒凉无人的地方。

举翅飞行万余里,飞行栖息自成行。

冬天在南方饱食稻谷,春日一到又飞回北方。

田中有草叫转蓬,随风远飞四处飘扬。

从此永远离开自己的根,万年难相会各在天一方。

远征的将士怎么办,怎能离开四方归家乡。

战马永不卸征鞍,铠甲不离人身旁。

岁月流逝人渐老,何时才能返故乡。

神龙藏身在深渊,猛兽漫步在山冈。

孤死头还向山丘,人的故乡怎能忘。

注释

转蓬:飞蓬【péng】,菊科【kē】植物,古【gǔ】诗中常以飞蓬比喻征夫游子背井离乡的【de】漂泊生活【huó】。

不相当:不相逢,指飞蓬与本根而言。

奈何:如何,这里有“可叹”、“可怜”的意思。

安得:怎能。去:离开,避免。

冉冉(rǎn):渐渐。

深泉:应作“深渊”,唐人抄写【xiě】古书【shū】时常把“渊”字【zì】改为“泉”,以避唐高祖【zǔ】李渊之【zhī】讳。

猛【měng】兽:应作“猛虎【hǔ】”,唐人为李渊【yuān】之父【fù】李虎避讳,常【cháng】把“虎”字改【gǎi】写作“猛兽【shòu】”。

狐死归【guī】首丘:屈原《哀【āi】郢》中有“鸟飞反故乡兮,狐死必首丘”。首丘,头向着【zhe】自己的【de】窟穴【xué】。狐死首【shǒu】丘是【shì】古来的一【yī】种说法,用以比喻【yù】人不【bú】该忘记故乡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殷义祥译注.三曹诗选译:巴蜀书社,1989年02月:39

却东西门行创作背景

  据考证,这【zhè】首诗【shī】作于曹操【cāo】的【de】晚年,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大【dà】败于赤壁【bì】之战以后。当时曹【cáo】操【cāo】已经五十三岁,年事渐高【gāo】,面对战乱连连【lián】,统【tǒng】一中国【guó】的【de】事业仍旧未完成的社会现实,因【yīn】而【ér】忧愁幽【yōu】思,苦闷煎熬。这首【shǒu】诗是曹操按旧题写的【de】新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何【hé】永生,张【zhāng】小忠.五年高考【kǎo】 三年【nián】模拟.北京:教育【yù】科学出版社,2007:40

却东西门行鉴赏

  这首【shǒu】诗的首六句【jù】采用比兴【xìng】手法【fǎ】。一开头,诗人略一勾【gōu】勒,便写出【chū】了鸿雁的境遇及【jí】其【qí】春【chūn】来冬【dōng】去的候鸟特征。“塞【sāi】北【běi】”、“无人乡”强【qiáng】调其孤寂寥落,“万里余”则突出路途之遥。鸿雁万里远【yuǎn】征,与同类结伴而行,相濡【rú】以沫,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;它们【men】只能服从节令的【de】安【ān】排【pái】,严冬则南飞而【ér】食稻,阳春则北翔【xiáng】而重【chóng】回,其辛劳困苦不言【yán】而喻。“田中有转蓬”四句【jù】为第【dì】二层次,诗人没有【yǒu】像通常诗歌那样在比【bǐ】兴后立刻引入正题【tí】,而是再【zài】用一比【bǐ】兴【xìng】手法,写蓬草随风飘荡,无所归止,也【yě】永远无法回归故土。“相当”意为与故根相【xiàng】遇。“鸿雁”与“转蓬”这两个【gè】艺【yì】术形象极不【bú】相同,鸿雁有信,依节侯岁岁而回;转蓬无【wú】节,随轻【qīng】风飘荡不止【zhǐ】。但是,它们本质上是一样【yàng】的,都不得不转【zhuǎn】徙【xǐ】千【qiān】万【wàn】里之【zhī】外【wài】。诗歌写鸿【hóng】雁【yàn】举翅“万里【lǐ】”之外,其空间距【jù】离感鲜【xiān】明突出;转【zhuǎn】蓬“万【wàn】岁”不能归于故土,其时间漫长感异常强烈。而两者实【shí】是互【hù】文见义,路途遥、时间长,都是【shì】诗人所特别强调的。

  在【zài】完成了连【lián】续的铺垫以后,诗歌第【dì】三层切入【rù】正题【tí】,仅以寥寥六句【jù】写征夫之状,却【què】括尽他们【men】艰险苦难生活的内容:一【yī】为【wéi】出征之遥,远赴万【wàn】里,镇守四方【fāng】;二为出征之苦【kǔ】,马不解鞍,甲不离身【shēn】;三为年岁【suì】飞逝【shì】,老之将【jiāng】至;四为故乡之【zhī】思【sī】,返还【hái】无期,徒【tú】作渴【kě】念。这几方面有紧【jǐn】密关系,而思乡不得归是其【qí】关键。唯其【qí】愿望不能【néng】实现,其思乡之情【qíng】也就日益【yì】加【jiā】深【shēn】。这一层将征夫【fū】的深愁【chóu】苦恨,都【dōu】在【zài】其对现实状况【kuàng】的叙述中【zhōng】宣泄出来。由于前两层中,诗人已【yǐ】经用比兴手【shǒu】法渲【xuàn】染了【le】情结气氛,故这一【yī】层所表现的乡关之思显得极为真切和强烈,虽然没【méi】有一个愁、苦之类的主观色【sè】彩的词语,但本色之【zhī】语,却更能收到动人心【xīn】魄的效果【guǒ】。

  “神龙【lóng】藏深泉【quán】”四句【jù】为诗【shī】歌最后一层,诗人于描写【xiě】正题后又将笔墨【mò】宕开,连用【yòng】神龙、猛兽【shòu】、狐【hú】狸等数个比喻。神【shén】龙藏于【yú】深泉,猛兽步于高冈,各有定【dìng】所,各遂其愿,令有家归不【bú】得的征夫羡慕【mù】不【bú】已【yǐ】。“狐死【sǐ】归【guī】首丘”引用典故说【shuō】明动物至死尚且不忘故土【tǔ】,远离家乡【xiāng】的征夫们更不能忘。“故乡【xiāng】安可忘”这极平直的【de】一句话【huà】,在全【quán】诗的层【céng】层衬映,铺垫之下,也具有了震【zhèn】撼人心的力量【liàng】。

  这首诗比兴手法的反复使用【yòng】,给诗歌【gē】带来【lái】了【le】从容舒卷、开阖自【zì】如的艺术美【měi】感。诗歌写思乡情结,虽【suī】充满悲凉凄切情调,但【dàn】结处以神龙、猛兽等【děng】作比,悲凉中不会显得过【guò】于柔绵【mián】,反而回荡【dàng】着刚【gāng】健爽朗之气,这正是曹【cáo】操诗的特【tè】点【diǎn】之一,也是建安文【wén】学慷慨【kǎi】悲【bēi】凉之特色的【de】体【tǐ】现。全诗【shī】丝毫不【bú】见华丽词【cí】句,唯见其朴实之语。

曹操简介

唐代·曹操的简介

曹操

曹操(155年【nián】-220年正月【yuè】庚【gēng】子)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(今【jīn】安徽亳州)人【rén】,汉族【zú】。东汉末年杰【jié】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【jiā】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。三【sān】国【guó】中曹【cáo】魏政权的缔造者【zhě】,其子曹丕【pī】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曹操精兵法,善【shàn】诗歌,抒发自己的政治抱【bào】负,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,气魄【pò】雄伟【wěi】,慷慨【kǎi】悲【bēi】凉;散文亦清峻【jun4】整洁,开启【qǐ】并繁荣了建安【ān】文学,给后【hòu】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史称建安风【fēng】骨【gǔ】,鲁迅评价其为【wéi】“改造文章的【de】祖师【shī】”。同时曹操也擅【shàn】长书法,尤工章草,唐朝张怀瓘在【zài】《书断》中评【píng】其为【wéi】“妙品”。

...〔 ► 曹操的诗(60篇)

猜你喜欢

赋西汉

唐代魏徵

受降临轵道,争长趣鸿门。驱传渭桥上,观兵细柳屯。
夜宴经柏谷,朝游出杜原。终藉叔孙礼,方知皇帝尊。

再和三篇 其二

宋代苏颂

闻君八法擅临池,擪押工夫世少知。学者【zhě】伏膺虞秘【mì】监【jiān】,时贤求范永禅师【shī】。

流传异日须悬帐,交质何人敢对棋。敛手【shǒu】姜芽【yá】柳家样【yàng】,解嘲几困【kùn】老刘诗【shī】。

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

宋代杨冠卿

松菊依然绕旧庐,西风归兴动鲈鱼。

归来有酒辄成醉,旋摘秋园雨后蔬。

酬李寄轩

释智愚

寄傲知何所,行藏匪一轩。

究心无别旨,鸣道有来源。

一丛花

清代陆求可

六花堆积满乾坤,一色更无痕。但分山水高低处,与林庐城郭江村。

蜡屐扶筇,印生屐齿,回首失柴门。

应天长 访板桥旧院遗址。用康伯可韵

近现代周岸登

絮云翳日,烟柳断肠,羁游怕寻芳路。徐步青溪,不见春波照窥户。

愁红【hóng】舞,哀燕语。漫笑我、老怀空负。念佳【jiā】丽,藉【jiè】甚当年,忏【chàn】情无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