丧家之犬的成语故事


丧家之犬

拼音sàng jiā zhī quǎn

基本解释失去主人家的狗。比喻失去靠山;无处投奔的人。

出处明【míng】 兰陵笑【xiào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【dì】47回:“忙忙如丧家之【zhī】犬,急急如漏网【wǎng】之鱼。”


丧家之犬的典故

一次孔子到了【le】郑国与弟子走散,孔子【zǐ】呆在东门【mén】旁发呆,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。郑【zhèng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【zǐ】像一【yī】只“丧家之狗【gǒu】”在【zài】发呆。孔子很【hěn】坦然地笑【xiào】着【zhe】说:“把【bǎ】我说成这副模样也没什么。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【kě】归的【de】狗,倒是说得对呀!说【shuō】得对【duì】呀【ya】!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丧家之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倒果为因 民意【yì】《告【gào】非难民【mín】生主【zhǔ】义者》:“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【qū】于都【dōu】会之故,是所谓【wèi】倒果为因者耳。”
齐头并进 周恩来《在上海【hǎi】科学技术工作会议【yì】上的【de】讲【jiǎng】话》:“实事求是,循序前进,齐头并进【jìn】,迎头赶上【shàng】。”
反求诸己 先秦 孟轲《孟子【zǐ】 公孙丑上【shàng】》:“射者正【zhèng】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【zhōng】,不【bú】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锲而不舍 先秦 荀【xún】况《荀子 劝【quàn】学》:“锲而【ér】舍之【zhī】,朽木不【bú】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【lòu】。”
过五关,斩六将
诛求无度 《旧唐书·于頔传》:“擅兴全师,僭为正乐【lè】,侵辱中【zhōng】使,擅止制【zhì】囚【qiú】,杀戮不【bú】辜,诛求无度,臣故【gù】定【dìng】谥为厉【lì】。”
晓以大义 吴【wú】玉章《从甲午【wǔ】战【zhàn】争前后到辛亥革命【mìng】前后的回忆》第十【shí】四篇【piān】:“林时爽【shuǎng】误信其【qí】中颇有党人,合欲晓以大义。”
二八佳人 宋·苏轼《李铃辖【xiá】座上分题戴花》诗:“二八【bā】佳人细马驮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
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《三【sān】国【guó】演【yǎn】义》:“朝廷旧臣,山林【lín】隐士,无不拭目以待。”
志在千里 三国魏【wèi】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【háng】·神龟虽【suī】寿【shòu】》:“老骥【jì】伏枥,志【zhì】在千里。烈士暮年【nián】,壮心不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