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iù

拗句


拼音niù jù
注音ㄋ一ㄡˋ ㄐㄨˋ

拗句

词语解释

拗句[ niù jù ]

⒈  格律【lǜ】诗中不合常【cháng】规平仄格律的【de】句【jù】子叫拗句。出【chū】现拗句,一般应采取补救【jiù】的办法,即在本【běn】句或对【duì】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【biàn】其他字【zì】的平仄安【ān】排【pái】。如“红颜弃轩冕”,第三【sān】字按格律应【yīng】该平声而用【yòng】了仄声,就把第四字【zì】应【yīng】仄而改【gǎi】用平。又【yòu】如“雨中草【cǎo】色緑堪染,水上桃花红欲燃”,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,就把下【xià】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。拗句经过拗救,就算【suàn】合律。否则,会出现犯孤平、失黏等毛病。做格【gé】律诗旧有“一三【sān】五不论,二四六【liù】分明”的【de】口【kǒu】诀【jué】,这只【zhī】是【shì】一般的说【shuō】法。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【zì】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【píng】仄,有的【de】是不能轻易【yì】更动的。

⒉  见“拗句格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格律诗中不合常规【guī】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【jù】。出现拗句,一【yī】般应采取补救的办【bàn】法,即在本句或对句的【de】适当位置上改变其【qí】他字【zì】的平【píng】仄安排【pái】。如“红颜弃轩冕”,第三字按【àn】格律应【yīng】该平声而【ér】用了仄声,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。又如“雨中草色緑堪【kān】染,水上【shàng】桃【táo】花红欲燃【rán】”,上【shàng】句第五字该【gāi】平而用了仄,就把下句第五字【zì】该【gāi】仄改【gǎi】为平。拗【niù】句经过拗救,就算【suàn】合律。否则,会【huì】出现【xiàn】犯孤平、失【shī】黏等毛【máo】病。做【zuò】格律诗旧有“一三【sān】五不论,二四六分【fèn】明”的口【kǒu】诀,这只是一般的【de】说法【fǎ】。因【yīn】为在五言【yán】格律诗中【zhōng】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【de】平【píng】仄【zè】,有【yǒu】的是不能轻易更动【dòng】的。

⒉  见“拗句格”。

国语辞典

拗句[ ào jù ]

⒈  近【jìn】体诗【shī】中不合格律的句子。拗有大拗【niù】与小拗【niù】之别,小拗【niù】可【kě】不【bú】救,若犯孤平与二四六之大拗【niù】则非救不可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拗句"的意思解释、拗句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