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ī

伏尸


拼音fú shī
注音ㄈㄨˊ ㄕ

繁体伏屍

伏尸

词语解释

伏尸[ fú shī ]

⒈  亦作“伏尸”。

⒉  谓杀人致死。

⒊  尸体倒地。犹言死亡。

⒋  倒在地上的尸体。指死者。

⒌  伏在尸体上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伏尸”。亦作“伏尸”。

⒉  谓杀人致死。

《庄子·则阳》:“﹝ 触氏、蛮氏 ﹞相与【yǔ】争地而战【zhàn】,伏【fú】尸数【shù】万【wàn】。”
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古之人君,一怒必伏尸流血。”
柳亚子【zǐ】 《<二十【shí】世纪【jì】大舞台>发刊词》:“炸丸匕首,购我自由【yóu】,左手【shǒu】把民【mín】贼之袂,右手揕其胸,伏尸数【shù】十,流【liú】血五步。”

⒊  尸体倒地。犹言死亡。

晋【jìn】 潘岳 《关中诗【shī】》:“好爵既靡,显戮【lù】亦从。不见 竇林【lín】,伏尸 汉 邦?”
王闿运 《武提督碑》:“勇者伏尸,怯者兇惧。”

⒋  倒在地上的尸体。指死者。

前蜀 杜光【guāng】庭 《行军仆射醮宅词》:“其有伏尸【shī】故气,金土邪精,滞爽游魂【hún】,幽【yōu】灵暗魄,各【gè】乘【chéng】善力。”

⒌  伏在尸体上。

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太子闻之,驰往伏尸而哭,极哀。”
《后【hòu】汉书·李【lǐ】固传》:“﹝ 质【zhì】帝 ﹞语未絶而崩, 固 伏尸号【hào】哭。”

国语辞典

伏尸[ fú shī ]

⒈  尸体横倒地上。也作「伏尸」。

《文【wén】选·陈琳·檄吴将校部曲【qǔ】文》:「伏尸千万,流血漂【piāo】橹,此皆天下【xià】所共知【zhī】也。」
《文选·贾谊·过秦论》:「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,流血漂橹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伏尸"的意思解释、伏尸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, 伏尸百万将未成,披甲黄【huáng】沙叹书生;一【yī】眼苍字归一统,今生【shēng】壮志与君同!风凌【líng】天下

2.真正的战场,不会让人有江【jiāng】山壮【zhuàng】丽的感叹。如果【guǒ】非要【yào】以【yǐ】壮阔来形【xíng】容,这幅画卷【juàn】是以大地伏【fú】尸为背景,以白骨与鲜【xiān】血为笔墨【mò】,以生命之花的凋【diāo】零为点缀,有【yǒu】的只是残酷。辰东

3.真【zhēn】正【zhèng】的战场,不【bú】会让人有江山壮丽的【de】感叹。如果非要以壮阔【kuò】来【lái】形容,这幅画卷是以大地伏【fú】尸为背景,以【yǐ】白骨与鲜血为笔【bǐ】墨,以生【shēng】命之花的凋零为点缀,有的只是残酷。辰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