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īn

金粟


拼音jīn sù
注音ㄐ一ㄣ ㄙㄨˋ

金粟

词语解释

金粟[ jīn sù ]

⒈  钱和粮谷。

⒉  “金粟如来”的省称。

⒊  桂花的别名。因其色黄如金,花小如粟,故称。

⒋  黄色花蕊。

⒌  比喻灯花、烛花。

⒍  首饰名。

⒎  山名。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。唐玄宗泰陵在此山。

⒏  后世泛指帝王陵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钱和粮谷。

《商君书·去强》:“国好生金【jīn】于【yú】竟(境)内,则金粟两死,仓府两虚,国【guó】弱;国好生粟于竟【jìng】(境【jìng】)内,则【zé】金粟两生,仓府两实,国强。”
宋 张端义 《贵耳集》卷上:“悵念 襄【xiāng】 楚 二【èr】城【chéng】,版筑之用,金粟【sù】与城齐矣。”
清 龚自珍【zhēn】 《阮【ruǎn】尚书【shū】年谱第一【yī】序》:“金粟之藏,按簿【bù】则有其名,关市之榷,摭实尽无其物【wù】。”

⒉  “金粟如来”的省称。

南朝【cháo】 齐 王屮 《头陀寺碑文》:“金粟 来仪, 文殊【shū】 戾止。”
前蜀【shǔ】 贯【guàn】休 《和韦相公见示闲卧》:“堂悬 金粟【sù】 像,门枕御沟泉。”
宋【sòng】 张元干 《西【xī】江月·和苏庭藻【zǎo】》词:“且作大真游戏,未【wèi】甘 金粟 龙【lóng】钟。”

⒊  桂花的别名。因其色黄如金,花小如粟,故称。

宋 范成大 《中秋后两日自上沙回闻千【qiān】岩观下岩桂盛开复檥石【shí】湖留赏【shǎng】一日赋两绝》之一【yī】:“金粟枝头【tóu】一【yī】夜开,故应【yīng】全得【dé】小【xiǎo】诗催【cuī】。”
明 徐霖 《绣襦记【jì】·闻信增悲【bēi】》:“看繁英金粟【sù】乱开【kāi】,美人玉纤轻折采。”
清【qīng】 捧花生 《画舫馀谈》卷一:“不多金粟散天香,应共【gòng】荷花斗靚妆。”

⒋  黄色花蕊。

宋 梅尧臣 《梅花》诗:“坠萼谁将呵在鬢,蕊残金粟上眉虫。”

⒌  比喻灯花、烛花。

唐 韩愈 《咏灯花同侯十一》:“黄里排金粟,釵头缀玉虫。”
明 刘基 《正月十五夜【yè】灯【dēng】花大开作【zuò】》诗:“夜【yè】寒衾冷漏【lòu】声迟,卧看琼【qióng】枝【zhī】绽金粟。”
清 许光治 《阅金经·烛花》曲:“絳蜡银荷拥,翠盘金粟丛。”

⒍  首饰名。

唐 杨炯 《老人星赋》:“晃如金粟,灿若银烛。”
唐 温庭筠 《归国遥》词:“鈿筐交胜金粟。”
华锺彦 注:“鈿筐、金粟,皆头饰也。”

⒎  山名【míng】。在 陕西省【shěng】 蒲城县 东北。 唐玄宗 泰【tài】陵 在【zài】此山【shān】。

唐 刘肃 《大唐新语·厘革》:“玄宗 尝謁 桥陵,至 金粟山,覩岗峦有龙盘凤翔之势,谓【wèi】左右曰【yuē】:‘吾【wú】千【qiān】秋【qiū】后,宜葬【zàng】此地。’”
清【qīng】 顾祖禹 《读史【shǐ】方舆纪要【yào】·陕西三·蒲城县》:“金粟【sù】山【shān】,在县东北三【sān】十里,山有碎石,若金【jīn】粟然【rán】, 唐玄宗 葬此,曰 泰陵。”

⒏  后世泛指帝王陵墓。

明【míng】 李东阳 《中元谒陵遇雨》诗【shī】之十:“鼎湖 龙作雨【yǔ】, 金粟【sù】 鸟【niǎo】呼风【fēng】。”

国语辞典

金粟[ jīn sù ]

⒈  灯花。

唐·韩愈〈咏灯花同侯十一〉诗:「黄里排金粟,钗头缀玉虫。」

⒉  相传是维摩诘的前身。参见「维摩诘」条。

南朝梁·陆倕〈志法师墓志铭〉:「欲化毗城,金粟降灵。」

⒊  桂花的别名。参见「木樨」条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金粟"的意思解释、金粟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就锅排下黄金粟,转手翻成白玉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