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óng

同异


拼音tóng yì
注音ㄊㄨㄥˊ 一ˋ

繁体同異

同异

词语解释

同异[ tóng yì ]

⒈  战国时名【míng】家惠施提出的名辩论【lùn】题,认【rèn】为事【shì】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同【tóng】异两种。人们【men】对不同事【shì】物的认识有一致的和不一致的,这种认【rèn】识上【shàng】的同或异,为小同异;而万【wàn】物【wù】具有完全相同的【de】一面,即都离不开存亡变【biàn】化,又【yòu】有完全相【xiàng】异的一面【miàn】,即各自【zì】的变化又不一样【yàng】,此为大同异【yì】。

⒉  相同与不同。

⒊  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;同于己与不同于己。

⒋  谓差异,不同。

⒌  异议。亦指立异议。

⒍  引申指有异志,叛乱。

⒎  指异于己的观点、见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战国 时名家 惠施【shī】 提【tí】出的名辩论题,认为事物中存在小同异和大【dà】同异两种。人们【men】对不【bú】同事物的认识有一致的【de】和不一致的【de】,这【zhè】种认【rèn】识上【shàng】的同【tóng】或【huò】异,为【wéi】小【xiǎo】同异;而万物具有完全相同的【de】一面,即【jí】都离不开存【cún】亡变【biàn】化【huà】,又有完全相异的一面,即各自的变化又不一样【yàng】,此【cǐ】为大同异。参见“坚白同异”。

《庄子·天下》:“﹝ 惠【huì】施 曰﹞大【dà】同【tóng】而与小同【tóng】异,此之谓小同【tóng】异;万物毕同毕异【yì】,此之谓大同异。”
成玄英 疏:“物情【qíng】分【fèn】别【bié】,见有同异,此小同【tóng】异也。死生交谢,寒暑递迁,形性【xìng】不同,体理无【wú】异,此大同异也。”

⒉  相同与不同。

《礼记·曲【qǔ】礼上》:“夫【fū】礼者,所以【yǐ】定亲疏、决嫌【xián】疑、别同异、明是非也。”
北齐 颜之推【tuī】 《颜氏家训·音【yīn】辞》:“后有【yǒu】 扬雄 著【zhe】《方言》,其言大【dà】备,然【rán】皆考名物【wù】之同异,不显声读之是非也【yě】。”

⒊  指同于世与不同于世;同于己与不同于己。

宋 苏轼 《谢苏【sū】自之惠【huì】酒》诗:“不【bú】如同【tóng】异两俱冥,得鹿亡【wáng】羊等嬉戏【xì】。”
清 纪【jì】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此辈【bèi】结【jié】党营私【sī】,朋求【qiú】进取,以同异为爱恶,以爱恶为是非。”

⒋  谓差异【yì】,不同【tóng】。 《新唐书·张行【háng】成传》:“尝侍宴,帝语 山东 及【jí】 关中 人,意有【yǒu】同异。

行【háng】成【chéng】 曰:‘天子四海为家【jiā】,不【bú】容以东西为限,是示人【rén】以隘【ài】矣。’帝称善。”
宋 赵【zhào】与时 《宾退录》卷三:“盖 晋【jìn】 史凡十八家,而 唐【táng】 人修书又出於二十【shí】一人之【zhī】手【shǒu】,岂【qǐ】无同异耶?”

⒌  异议。亦指立异议。

《三【sān】国【guó】志·魏【wèi】志·袁涣传【chuán】》“父【fù】 滂,为 汉 司徒” 裴松之【zhī】 注引 晋 袁宏 《汉纪》:“当【dāng】权宠之盛,或以同异致祸, 滂 独【dú】中立【lì】於【yú】朝,故爱憎不及焉。”
《世说新【xīn】语【yǔ】·赏誉【yù】》“王恭 始与 王【wáng】建武 甚【shèn】有【yǒu】情,后……致疑隟” 刘孝标 注【zhù】引《晋安帝纪【jì】》:“卿何妄生同异,疑误朝野。”
《晋书·王彬【bīn】传》:“江【jiāng】州【zhōu】 当人强盛时,能立同异,此非【fēi】常人所及【jí】。”
《南齐【qí】书·徐孝嗣传》:“孝嗣 文【wén】人【rén】不显【xiǎn】同异,名位虽大,故得未及祸。”

⒍  引申指有异志,叛乱。

《宋书·武帝纪下》:“谢晦 数从征【zhēng】伐,颇识机变,若【ruò】有同异,必此【cǐ】人也。”
《南齐书·萧【xiāo】颖胄【zhòu】传》:“时军【jun1】旅之际【jì】,人情未安…… 张炽 从絳衫左右三十餘人【rén】,入 千秋门,城内【nèi】惊恐,疑【yí】有同异。”

⒎  指异于己的观点【diǎn】、见解。 《新【xīn】唐书·儒学传中·王【wáng】元感》:“李宪【xiàn】 等本章句家【jiā】,见 元感 詆先儒同异,不懌,数【shù】沮詰其言【yán】。

元感 缘罅申释,竟不詘。”

国语辞典

同异[ tóng yì ]

⒈  同与不同。
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【diāo】龙·史传》:「然纪传【chuán】为式【shì】,编年缀事,文非泛论,按实而【ér】书,岁远则同异难【nán】密,事积则【zé】起【qǐ】讫易疏,斯固总【zǒng】会【huì】之为【wéi】难也。」
唐·韩愈〈寄卢仝〉诗:「往年弄笔嘲同异,怪辞惊众谤不已。」

⒉  战国时【shí】惠【huì】施提出【chū】的学说【shuō】。认为【wéi】事物中存在著小同【tóng】异【yì】和大同异两种。每类事物都有【yǒu】共同的性质,此即大同;但每类事物中不【bú】同的种属又各【gè】有自【zì】己共同的性质,是【shì】为小同。从类上推,万物皆同归属于一【yī】大类【lèi】,而自种属【shǔ】下求,以至于物【wù】体本身,又都其特【tè】点,是【shì】以事物【wù】之间的差【chà】别【bié】是相对而非绝对的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同异"的意思解释、同异是什么意思由恒修居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礼所以决嫌疑、定犹豫、别同异、明是非者也。

2.大同而【ér】与小同异【yì】,此之【zhī】谓小同异;万【wàn】物毕同毕异,此之谓大【dà】同异。

3.考察其【qí】代表【biǎo】人物戴震、阮元各自【zì】的【de】学术主张【zhāng】与学术实【shí】践,比较二【èr】者的【de】同【tóng】异之处,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汉学治学宗旨的科学性与【yǔ】局限性。